今年以来,怀宁县人社局始终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打造“惠民先锋 真情人社”党建品牌,大力实施“五民工程”“书记领办事项”,有效推动了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人社服务,确保了各项政策和服务精准直达群众。
富民工程—助力就业质量。富民工程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今年以来,怀宁县人社局始终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通过搭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对接平台,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提供了就业保障。同时,强化创业扶持和技能培训,着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今年以来,全县就业形势整体向好,其中开发就业见习岗位591个,公益性岗位346个,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5094人,失业人员帮扶新增就业982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新增就业448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16743人。
安民工程—保障群众权益。安民工程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群众权益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怀宁县人社局始终把民生福祉作为根本追求,通过建设社保业务平台、推广电子社保卡等措施,实现了社保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有效提高了社保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社保服务,多措并举,有效实现了社会保障扩面提质。目前,全县已为163家企业办理了参保缴费,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81929人、57255人、58130人,1-10月累计征收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和职业年金分别为70555万元、1639万元、1763万元、12026万元。居保缴费人数达203967人,1-10月累计征缴保费3.01亿元,累计发放养老金2.552亿元。
兴民工程—促进人才发展。兴民工程在促进人才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怀宁县人社局积极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通过打造高水平人才发展平台、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同时,通过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推动“订单式”培养,为校企合作搭桥,为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实现价值的舞台。一系列举措,有效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和坚实的人才支撑。今年以来,怀宁县人社局通过各种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吸引2045名大专以上高校毕业生来怀就业创业,组织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13场,引进专科以上学历人才2045人,已为235人发放菁英学子生活补贴97.10万元,251人发放就业见习生活补助279.60万元,39人发放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132.2万元、9人发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贴2.70万元。
利民工程—构建和谐关系。利民工程旨在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积极帮助解决群众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困难。今年以来,怀宁县人社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通过开展实地走访、政策宣讲等,简化案件受理流程,缩短办案周期,做到快速处理、及时回复,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做到了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目前,共处置各类涉工资案件线索287件,涉及人数891人,涉及欠薪金额1712万元,均得到依法有效妥善处置。
便民工程—打造高效服务。便民工程以提升企业群众生活便利性为目标。今年以来,怀宁县人社局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推广“网上办”“掌上办”等“互联网+”服务方式,通过电子证照、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大幅简化了办事流程,缩短了办理时间,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大减少了企业群众的办事时间和成本,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目前,线上受理审核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网办申请4850余件,均在规定时效内办结。
“下一步,怀宁县人社局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继续深化“五民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效,交出一份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怀宁县人社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刘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