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庆市怀宁县三桥镇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将人才队伍建设视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紧密围绕镇域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从“选、育、训”三个维度精准施策,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乡村人才队伍,奋力开创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拓宽视野“选”,做大乡村人才“蓄水池”。 坚持深挖广聚,拓宽渠道精选优引。挖掘本土“归雁”。充分盘活本土人才存量,建立“网格长+镇级网格员+村级网格员”三级联动摸排机制,紧扣需求重点,以走访调研识才、村组干部荐才、基层党组织选才方式,逐村摸排,精准识别,全面掌握镇内人才储备与培养情况。综合当前人才资源总量、类别分布及优秀人才返乡等状况,有针对性地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今年以来,与党员村民代表、驻点干部等面对面交流100余人次,广泛收集意见与建议50余条。留住基层“头雁”。加大人才关怀力度,“留住”现任优秀村干部,推动“归雁”转变为“头雁”,不断稳固干部队伍人才根基。以村级后备力量建设为突破口,遵循分类建档原则,重点聚焦毕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村“两委”后备干部等关键群体,建立涵盖年龄、政治面貌、工作经历等信息的全面人才工作档案。针对村级后备干部实施“一人一档、一村一簿”,动态更新登记表信息,确保情况明晰、底数清楚。今年以来,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5人。吸引在外“鸿雁”。依托镇域发展优势,打好乡情牌,采取“内部挖掘、外部吸引、择优录用”策略,从高校毕业生中“挖掘”,从在外党员中“吸引”,从致富能手中“录用”。根据发展需求及人才工作现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强化人才回流工作,将120余名本土精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纳入人才储备库。
精准精细“育”,建好乡村人才“成长梯”。充分挖掘“身边”资源,探索“课堂+互联网”新型模式,统筹整合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板凳会”等教学场所,转化为生动课堂。关注在外人才的学习培训需求,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远教站点、“绿色明珠魅力三桥”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打造线上学习课堂,组织广大在外人才参与远程培训。遵循“需要什么、补充什么”的原则,细化培养举措。通过“线上+线下”“个人自学+集体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夯实理论根基,强化人才政治责任感。线上灵活运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深入学习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核心内容,发放学习资料30余份;线下积极开展“青春成长充电站”交流活动,促进基层人才交流学习、共同进步,加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升政治素养。今年以来,依托教育平台,累计组织集体培训30余场次,实施“一对一”动员,全面掌握基层干部队伍学历结构,了解成员提升学历意愿,鼓励并支持基层干部及后备人才参与“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行动”,确保符合条件的人才应报尽报、全程跟进、分批提升,不断提高人才队伍文化素养和履职能力。今年以来,共有9名青年干部及村“两委”后备干部参与学历提升行动。
多管齐下“训”, 练就乡村人才“宽肩膀”。遵循“在网格中锻炼,在锻炼中使用”的原则,精心规划、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策略,针对工作经验不足的基层干部,敦促其融入现有网格管理体系,助其快速成才。今年以来,基层党组织书记带领干部处理日常网格事务,开展日常走访、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活动120次,成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件。定期组织“三会一课”“青春成长充电站”活动,引导青年党员及人才参与义务劳动、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等实践活动,列席参加村“两委”班子会议,深入了解基层事务及村“两委”工作,增强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能力。组织青年干部进行“轮岗锻炼”,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一线岗位,分配任务、施加压力、明确要求,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助力青年干部成长的“火热熔炉”。今年以来,青年干部列席村“两委”班子会议30余次,积极为镇域发展建言献策,有效解决民生难题13个,不断深化乡村社会治理。通过外出调研“问”、深入基层“访”、坐下交流“谈”等方式,推动青年干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20余次,促使其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切实将乡村振兴从“理论”转化为“行动”,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