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庆市怀宁县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将人才工作作为乡村发展的核心抓手,以“聚才、育才、留才”为主线,构建“平台赋能、服务提质、情感联结”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推动人才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为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拓渠道筑平台,打造乡村人才引育“强磁场”。坚持引育并举,扩大乡村人才规模,提升乡村人才质量。拓宽引才渠道,注入乡村“新血液”。实施“一村一企一大学生”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向基层流动,推动青年人才与村企发展“双向赋能”。全县累计选派19支驻村工作队扎根脱贫村,遴选63名“乡村推介官”参与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培育出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2024年以来,全县累计吸引返乡创业人才超千人,带动乡村产业增收1.2亿元。优化育才路径,激活本土“潜力股”。建立“选育用管”全链条培养机制,从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174名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导师帮带”“实战练兵”提升能力。创新“乡编村用”机制,打破村干部晋升“天花板”,2名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公开选聘进入事业编队伍,5名一线干部通过“五方面人员”选拔进入乡镇班子。构建“物质+精神”双激励机制,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资金,村“两委”干部人均增收2万元;推荐97名乡村振兴人才参评专业技术职称,4人获评省级乡村工匠,1人入选“安徽省优秀村支书”。
优服务提效能,营造乡村人才发展“好环境”。坚持“人才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以精细化服务破解人才后顾之忧,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人才环境。夯实基础保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推出“安居+乐业”服务套餐,为基层人才提供单间宿舍、人才公寓、公租房等多样化住房保障,2024年分配人才公寓56户、公租房144户。认定“怀宁优才卡”各层次人才1347人,提供医疗绿色通道、子女入学优先等32项专属服务,兑现生活补贴超800万元,县内乡镇引进农业博士团队,凭借“优才卡”快速解决生活问题。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服务“精准触达”。开发“独秀英才”数字化平台,归集人才信息4280条,实现政策推送、事项办理“一键直达”。在县政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专窗,全年办结职称申报、项目审批等事项550项。组建252人的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建立“一对一”包联机制,累计解决人才诉求320件。健全长效机制,提升服务“软实力”。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制定人才服务专员考核制度,通过动态管理、量化评分压实责任。2024年开展服务能力培训12场,为人才企业协调用工,破解生产旺季“用工荒”难题,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问需”升级。
聚乡情促融合,画好乡村人才关爱“同心圆”。以情感为纽带,以文化为桥梁,增强人才归属感。强化交流沟通,织密乡情“联络网”。实施“雁归工程”,利用寒暑假开展“接您回家”“学子家乡行”活动,组织600余名在外学子参观产业园区、参与乡村规划座谈,30%的参与者毕业后选择返乡就业。举办“5·20人才联谊会”“七夕青年人才沙龙”等活动10余场,吸引400余人次参与,促成技术合作项目15个,通过“人才联谊会”引进电商团队,助力县内乡镇土特产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深化关怀慰问,架起暖心“连心桥”。建立“四问两帮”机制(问需、问难、问计、问效,帮工作、帮生活),2025年春节走访慰问重点人才及家属近千人,收集意见建议230条。依托“外联老乡”行动,吸引32名在外企业家返乡投资,落地项目资金超2亿元。强化宣传引领,奏响重才“最强音”。制作《怀宁人才风采录》《怀宁乡村推介官》等专栏,拍摄乡村振兴人才宣传片、“青春为家乡代言”“欢迎人才回家”及人才活动相关短视频10期,在微信视频号广泛宣传,累计观看人数突破万人。挖掘优秀人才典型,将县内乡村振兴人才事迹编入电教片,拍摄县内人才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微党课《攥拳》,荣获市级一等奖,在全县巡回展播。在“怀宁组工”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宣传驻村工作队、选派干部、乡村推介官,激发乡村人才荣誉感。设立“人才星光大道”,在主干道LED屏滚动展示人才贡献,营造“尊才、爱才、用才”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