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庆市怀宁县把党员教育制片工作作为提升党员教育质效的重要抓手,在选题、摄制、宣传等环节精准发力,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感染力的党员教育电视片,助推全县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深挖资源,选题策划“有深度”。突出根本属性。坚持党员教育电视片“姓党”这一根本属性,紧紧围绕中心大局,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政治理论,结合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科学制定年度制片计划,每月选定一个主题拍摄党建电视栏目。紧紧围绕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立足本地已有的红色资源、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和先进典型,抽调专业骨干,集中分析研判,把特色挖掘出来,近年来,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党建动态、先进典型等不同主题,召开集中座谈会20余次,先后策划生成《以身许国壮山河——缅怀邓稼先》《蓝莓成熟时 乡村正振兴》等具有怀宁特色的多部作品。突出机制牵引。建立“线索-故事-选题”三级筛选机制,组织部门负责牵头抓总,由基层党(工)委上报选题线索,深入挖掘特色故事和新颖题材,党员教育中心进行会商研究并确定选题,按照“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把有特色、有亮点、有吸引力的好故事选出来、用起来、拍出来。
聚焦匠心打磨,拍摄制作“有精度”。文本“精品化”。建立选题论证团队,邀请影视制作第三方公司、县融媒体中心等技术部门以及文旅体局、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等专业知识职能部门,强化联动衔接,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对脚本文案、故事情节进行全面了解、精细打磨、仔细探讨,共同挖掘出角度新颖、情节动人的精彩故事,增强党员教育电视片的生动性和鲜活性。拍摄“纪实化”。坚持“镜头向下”的原则,全程深入实地一线,以真实记录为核心,对现场事件、人物和场景进行深度捕捉与还原,以真实场景增强代入感,县党员教育中心对制片工作全程把控,在现场拍摄过程中及时跟踪督导,对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改进。技术“多元化”。充分利用航拍等技术进行跟拍和抓拍,使用广角、俯拍、仰拍等多角度与多机位,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同时紧密配合镜头转场、特效应用、配乐音效等技术手段,确保成片逻辑清晰、画面精美、故事感人。为充分保证成片质量,邀请技术专家对成片提供指导建议,不合适的镜头及时补拍,拍摄红色文物讲故事《手摇计算机》期间,对成片进行多轮修改补充,补拍相关镜头22个。
聚焦学用结合,成果转化“有力度”。坚持把成果运用作为制片工作的落脚点,深入贯彻“既要拍好也要用好”原则, 让党员教育电视片的作用和效果不断发挥出来。注重宣传推广。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方式,依托安徽先锋系列平台和怀宁组工微信公众号,向党员推送优质党员教育电视片,同时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观看政策理论类、红色历史类、实用技术类等各种类型的党员教育电视片,进一步推动党员在党员教育电视片中汲取营养、提升修养。融入教育培训。坚持把党员教育电视片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方式和重要课程,充分利用党员冬训春训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次,利用“安徽党员大课堂”“百部精品微党课进基层”等党课资源,组织党员集体学习、研讨交流、见贤思齐、贡献力量。助力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等方面的作用,推动“观影”向“实践”延伸,激发干事创业的无尽动力,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在党群活动中心等阵地,设置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引导广大党员争当先进,以实际行动贡献出党员力量。2024年以来,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参与“乡村夜话”“板凳会”等活动,收集群众诉求1200余条,提供意见建议50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