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花作品《因荷得藕》
挑花作品《富贵长寿》
挑花师傅传授挑花技艺
在民间收藏日益火爆的今天,无论名贵的瓷器和玉器,还是常见的钱币与邮票,争相成为人们把玩和欣赏的对象;即使是普通老百姓家中留存的一些工艺品,也渐渐成为一些藏家的所爱,流行于皖西南地区的怀宁挑花就是其中的新宠——
怀宁挑花的历史源远流长
怀宁县自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年)建县以来,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这里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生活在这方热土上的妇女更是勤劳纯朴,心灵手巧,她们制作的民间挑花,既构图明快又意境深远,既自然洒脱又绚丽多姿,既朴实清雅又美观大方,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忠贞,对幸福的向往。
相关资料记载,怀宁挑花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当时主要以麻与发为使用材料,制作而成的挑花作品大多用以祭祀;至晚唐时期,始用本地棉花为原料进行制作,用于生产衣饰及家庭器用装饰制品。其布现在称作家织布,又叫“家机布”或“土布”,一般将其染成青色作底,民间艺人依靠一根针、一根线,在上面交替挑绣各种图案,并逐渐形成每家每户女性必须精通的手工技艺。
据原怀宁县老年诗书画联谊会会长丁孔夷先生介绍,怀宁挑花之所以能够成为“民间奇葩”、“艺术瑰宝”,这与人们对其的认知和了解有着必然联系:1985年,怀宁县文化馆干部花了近1年时间,跑遍全县80%村庄,普查搜集近千件挑花工艺品,其中部分精品存于怀宁县文化馆和安徽省群艺馆;1988年6月,“怀宁挑花”精品在合肥的安徽画廊隆重展出;1991年,《怀宁民间挑花》由《安徽美术丛刊》编印成书出版;1999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一套4枚的《怀宁民间挑花》贺年企业金卡,由中共怀宁县委宣传部和怀宁县集邮协会申报,这套贺年企业金卡上印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的题字,4枚图案主题分别是:《龙凤呈祥》帐沿、《天长地久》枕花、《长命百岁》背搭和围嘴、《福寿双全》镜搭。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庐阳花布与民间挑花》科教片中,有关民间挑花的人物、事件和工艺品,也均由怀宁县提供。2017年12月,“文化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怀宁民间挑花巡回展(合肥站)”在安徽画廊正式对外展出,此展是全国唯一的县级美术馆入选项目,足见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可估量。
怀宁挑花的寓意丰富多彩
怀宁县高河镇骑龙小区江祥梅老奶奶多年从事怀宁挑花的制作,她在这方面的感触最为深刻:“怀宁挑花的图案无论人物走兽,还是自然景致,都能浑然成趣,别具风韵;无论丈余桌围上的浩然精制,还是寸余香袋的一花一叶,都会不拘一格,妥帖得体。”
据了解,怀宁挑花表现的主题情理交融,健康向上,其寓意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表现连年有余,丰衣足食。在怀宁民俗中,“鱼”是“余”的谐音,寓意“富足有余”;“鲤鱼”是“利余”的谐音,寓意“吉利有余”;有的把“鱼”和“莲”组在一起,取“莲”和“鱼”的谐音,寓意“连年有余”。二是歌颂爱情忠贞,婚姻美满。除与其它民间艺术一样用“鸳鸯”寓意夫妻永不分离、相亲相爱外,怀宁挑花还有很多独特的寓意表现形式,如把鲤鱼、喜鹊、鹭鸶视作男性,把凤凰、荷花、梅花视为女性,并以此组合成“龙凤呈祥”、“鲤鱼穿莲”、“喜鹊登梅”、“鹭鸶戏荷”等,寓意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美好生活和美好前景。三是表现驱邪镇妖,平安吉祥。在怀宁挑花图案中,大量使用了狮、虎、龙、凤、鸡等人们敬仰和敬畏的动物,寓意驱病免灾、家庭兴旺等。狮为百兽之王,有至高无上降魔镇邪的威力;虎能生威,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可以呼风唤雨;凤代表吉祥,古时就有“凤不落无宝之地”之说;“鸡”更是“吉”的化身,寓意不言自明。
此外,还有很多寓意吉祥的植物被运用到怀宁挑花中,如莲籽代表“连子连孙”,石榴暗示“多子多福”,“柏枝”比喻“万古长青”等。
怀宁挑花的技艺别具风韵
经过历代妇女的继承与发展,怀宁挑花在技艺上逐渐形成挑、钻、游、织等四种针法;这四种针法与传统意义上的刺绣有所区别,刺绣重在“刺”,挑花强调“挑”,其中针脚为“×”字形的称“十字挑”,针脚为“一”字形的谓“平线挑”,两者经常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制品的针法既缜密有致,又出神入化。具体到挑法上,则有单面挑与双面挑之分;单面挑相对比较简单,而双面挑要求用特技针法挑出正反两面一样的图案,堪称完美。
怀宁县文化馆馆长徐小平介绍说,怀宁挑花兼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如妇女的头巾、围裙、手帕,儿童的鞋帽、衣衫、胸兜,男子的荷包、烟袋、披肩,还有家庭用的帐沿、桌围、镜搭等等,多有挑花装饰。挑花的图案有团花、边花、填花、角花和花边之别,纹样造型取材广泛,构思精巧,团花有“富寿双全”“龙凤呈祥”“鹭鸶戏莲”“福寿双桃”等;边花有“二龙戏珠”“八仙过海”“天女散花”“桃园结义”等;填花有“斑鸠石榴”“龙舟竞渡”“瓶插莲花”“蝴蝶戏瓜”等;角花无一定格式,多以柏叶、莲花为主体,组成三角型图案置于四角;边花则多以二方连接为基调,多以云头纹、如意纹、蚕头尖(小三角形)、茉莉花苞(长六边形)、狗牙齿(锯齿形)、瓜子米(正六边形)等连续组成,图案精美,色彩富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在图案构成上,怀宁挑花除了有对称式、旋转式、向心式、放射式以外,还有很多表达一定故事情节的图案,如“七女送子”“状元游街”“桂英挂帅”“桃园结义”等。这种图案不遵从格律,无一定法规,全凭艺术随心所欲地增减人数针数,但又不脱离民间自然形成的特有程式,从而产生了独特的构图效果。需要强调的是,此类挑花作品的尺幅通常较大,一般用于帐沿、桌帏、镜屏、椅被等等之上。
在色彩处理上,怀宁挑花除极少数用单色挑绣外,基本上多以彩线挑绣。挑花以青布作底色,以白色为骨架,以大红、桃红、水红、浅红当主色,配以橘黄和淡黄,形成作品的暖色基调;其间有时点缀湖蓝、淡绿等冷色,使得整件作品丽而不佻、暖而不燥、疏密有致、动静相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