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到9月,鱼苗长得快,每天都要喂食。像这种草,就是鱼最爱吃的。”9月初,在三桥镇金闸村,产业发展指导员程玉英又一次来到村民陈一六的鱼塘,查看他的生产记录,并指导他如何投喂鱼食。
“今年承包了5亩水面,在家发展养鱼,鱼儿长势很好,到年底就能卖啦!”陈一六,这个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谈起自主发展养殖,信心十足。陈一六说,有国家政策支持,又有产业发展指导员的帮助,他今年肯定能将鱼养好,纯赚8000元没有问题。
早些年,为了供养两个孩子上学,陈一六和妻子常年在外打零工,在饭店干些洗碗、洗盘子的活儿。收入微薄,而家庭开销大,日子过得清苦,2014年他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孩子上学有了教育扶贫政策的帮扶,陈一六负担轻了很多,再加上夫妻俩勤劳能干,2016年他家就脱了贫。
这两年,陈一六身体不好,没法再打工,夫妻俩回到了家乡。但回来能干什么,两人都很迷茫。正在发愁时,程玉英来到了陈一六家。程玉英是三桥镇农业站站长,2017年,她主动请缨,担任三桥镇金闸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2019年又被选派为产业发展指导员。
产业发展指导员的职责是入户指导贫困户产业发展。程玉英根据陈一六的情况,拟先让企业带动其发展,为他和村里的草莓种植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陈一六投入3000元,入股草莓种植企业,每年可获得保底分红600元,他还能在草莓园打零工,一天60元,去年获得收入2000多元。
“贫困户要实现稳定脱贫,还需自主发展产业。”程玉英说,今年村“两委”决定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于是将村集体承包的近40亩水面让出来,给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养鱼。
3月份,程玉英来到陈一六家,为他带来了这个好消息,并给他算起了养鱼的收益,“现在放鱼苗,到年底,每条能长到2斤多,一斤可卖4元,一条鱼大概能卖10元。5亩鱼塘,最少也能收益8000元。此外,还可获得产业奖补2000元。”
“村里帮我协调水面,谈好租金,还帮我购买了鱼苗,产业发展指导员从鱼塘消毒、投放鱼苗,到投喂鱼食,全程手把手教我,还承诺年底帮我销售鱼,我是一点后顾之忧都没有啊!”陈一六说,更贴心的是,村里还帮他购买了特色产业保险,今年7月,频繁的暴雨将他的鱼冲走了部分,程玉英帮助申请水产养殖保险理赔,他获得873.6元;农业部门还送来了19斤鱼苗,这让他快速恢复了产业发展的信心。
同村的五保贫困户陈路生,今年也在程玉英的指导下发展起了种植业。“今年种了5亩黄豆,村里帮我流转土地,并翻耕好,还帮我采购了黄豆种。”陈路生说,程玉英经常上门指导他施肥、除草、打药,她推荐的化学除草法,让他一个人就能完成5亩黄豆地的除草工作。8月底收获后,他的黄豆一斤卖4元,虽受了些灾情影响,还是收益了3000多元。
“指导贫困户科学选择产业也是产业发展指导员的职责。选择黄豆让贫困户试种,是因为黄豆种植简单、用工少,销路也不错。”程玉英介绍,产业增收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今年金闸村引导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有8户贫困户发展养鱼,10户种植黄豆。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探索,让贫困户“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干”,实现稳定增收。
2018年底,安庆市启动为375个贫困村配备产业发展指导员工作,他们主要从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干部及乡土专家、种养能手、致富带头人、特聘农技员等中选聘。产业发展指导员进村入户,向贫困户宣讲产业扶贫政策、指导贫困户科学选择产业、协调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等,解决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查灿华 张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