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对全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培养和锻炼党员干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怀宁县打好“四张牌”,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进驻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指导开展党建工作,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打好“选派牌”。通过实地调研、电话咨询等形式进行摸底调查,在全县确定了329家非公企业和62个社会组织为指导对象。根据派驻企业和社会组织需求、选派单位的部门优势以及党员干部的专业特长等原则,通过单位推荐、个人报名等方式,共选派123名政治业务素质好、熟悉党建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党务干部,深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一线,开展党建工作。
打好“宣传牌”。定期不定期深入企业和社会组织,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社会组织工作情况,及时向派驻单位职工、党员和出资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出资人重视支持党建工作,为党组织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及时总结宣传派驻单位新成效和党建工作亮点,积极报送相关信息,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同时,结合自身所学,积极为企业科学发展出谋划策,当好企业“参谋”。
打好“服务牌”。协调好企业、社会组织和党组织之间的关系,调动职工、党员和出资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心派驻单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为其排忧解难。同时,统筹协调县总工会、县劳动监察执法部门和县检察院、县法院等司法机关,建立劳资纠纷协调机制,切实化解劳资纠纷,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积极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职工活动,为企业发展凝聚最好“资本”。
打好“保障牌”。建立选派单位联系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补助制度、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考核制度,全方位助力他们开展工作。派驻前,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员与派驻单位的联系和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派驻期间,党建工作指导员不在企业领取任何报酬,消除业主后顾之忧;同时,选派单位还给予党建工作指导员适当的工作补助,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派驻后,加强对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跟踪指导,坚持工作日志制度,建立月驻企业服务工作台账、根据工作实绩每月评选10名“服务之星”,对年度总积分前20名,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后,由县委授予“年度服务之星”称号,并作为当年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选,且不占用选派单位“优秀”等次名额。(陈金杰 储吴松)